王羲之有言“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这些人正是利用了中国书法的精深奥妙之理和当今书法与大众之间的疏离而进行的坑蒙拐骗,以博取一些目的。奇葩的书法行为前赴后继地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时代能够门庭若市的书法家寥若晨星,大家都要吃饭,所以不得不各显神通。打着创新的旗号吸引眼球,便是堂而皇之、最有立竿见影之功的途径,此其一。
书法界的闹腾不休,也是商业社会急于求成、利益至上的行为法则在艺术界的反应,是商业精神对艺术精神冲击的直接表现。当然,键盘和语音时代的汹涌洪流与书法教育缺失的叠加效应,使得人们书写水平下滑,这也是导致书法审美判断标准混淆,以致对伪书法行为盲目跟风的重要内因。我以为,造成书法界乱象频出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部分官方书家带坏了风气。前段时间某书法高官描着给人题字,某书画高官将不断重复的作品赠送各地官方画院等行为掀起波澜。书画界的积弊日深,少数一些身居要职的书画高官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的行为把人们对艺术的判断和取向带向庸俗化。而本就无心于书法艺术,坐不了孤影青灯冷板凳的投机之辈,抓住了信息传播手段高度发达的历史机遇,反邪为正地把弄起了文房墨宝,犹如《西游记》里孙悟空在如来掌中拿毛笔的滑稽一幕。
随着书写记录功能的退化,如果说书法艺术在当今依然生命力蓬勃的话,原因在于它的艺术和精神功能的凸显。人们既希望借助书法培养精致、细腻的东方审美,又希望上溯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更希望借助书法修炼内敛含蓄的性情、融通东方哲学,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寻找一方精神家园。 一种优良审美的培养和艺术、哲学领悟的实现,最忌讳心浮气躁,这是商业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矛盾之处,也是艺术的形而上特质最易被商业的形而下利用的地方。前文所举的种种书法丑态是借着“书法创新”的名号来哗众取宠的商业行为,其本质一览无余。
纵观中国书法史,从先秦的书法萌芽到近代书法复兴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我们的书法成果卷帙浩繁,取得成就的书法面目和流派纷呈,面对沉甸甸的书法史,我们对于传统的研究和吸收一直走在路上,在商业文明席卷一切的时代潮流中,我们对于书法艺术的研究传承更应在继承中创新。而真正的书法创新是在深入研究传统基础之上的吐故纳新,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颠覆性的,更不是搞笑版或无底线的,任何一种艺术创新都有其自身需遵循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任由小部分人肆意妄为。
深入地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结出的一颗硕果,在今天传统文化式微的大背景下,挖掘传统、重振雄风,实现一定程度的复兴是当务之急。依笔者看,我们更需要传承,加强书法的体系性教育和普及工作,消除大众和书法之间的隔阂,提升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和书法修养,从书法回溯古人的文明、文化和心境。汲取文化精华、培养中庸、恭俭之心,以在熙熙攘攘的社会洪流中守住心灵的静谧之所才是根本。书法所承载的古人的生活方式、处事哲学、艺术认同、世界观等等是今天我们需要通过书法之途借鉴、思考、反观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