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数出来以后,很多同学可能都考的不太理想,那到底该不该“二战”呢?如果工作是为了挣钱,那么考研是为了什么?相信绝大多数同学考研,是为了给自己增值,为了给找到理想工作增加。考研失败,在二战与工作之间,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我们面临着双面的压力。有人二战获得高分,也有人二战三战依然以失败告终;有人放弃考研,在别人读研期间获得了丰厚的工作经验以及更高的职位,也有人辗转跳槽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二战,考上了固然值得庆贺,但万一没考上呢?宝贵的时间逝去了,结果什么都没得到。如果选择找工作。作为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非应届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简单。万一以后再想考研,也难以回头了。
不可否认,985/211院校和研究生的学历,在找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人文、社科类学科,只有当学校越优秀时,回报率才会越高。如果本科学校一般,而自己不甘平庸,那么考研就成了很好的跳板。
有人说,考研至少得考个211。这句话不置可否,但二战的学生必须考虑清楚,自己选的学校,值得二战吗?你想从事的工作,对学历有何要求?对学校又有何要求?下面是小班给出的几点意见:
1、如果可以调剂,建议不要二战
很多考生不是宣告考研失败,只是宣告一志愿的考试失败。也就是说,已经达到了国家线,不能参加一、志愿的复试,但是可以参加调剂系统的调剂。这部分同学,请你一定要抓住可以调剂的机会。你认为上不了一志愿,大不了调剂就可以,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除了你知道的考研难度逐年增加之外,你不得不关注的一个事实是:学历贬值。晚一年毕业,就晚一年工作,学历就缩水一大段。而且,谁也不知道明年的考试如何,你能保证明年就可以万无一失吗?太多不确定,走好眼前的路,抓紧调剂吧。
2、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学历,建议不要二战
每位考生考研的动机不同,部分考生考研是为了拿到一个学历。当你不能参加调剂,还在学历上苦苦挣扎的时候,建议你考虑一下自身能力问题。也许你只是局限在你的小圈子里,当你走出校园的时候,你会发现,就业的机会有很多,学历不是**的衡量标准。你用二战换来的学历,一定会比你工作积累的能力好吗?对学术不感兴趣的同学,大可不必重考。青春的成本太高。
3、如果还不知道考研失败在哪里,建议不要二战
考研失败了,不是就过去了,在你还没有想清楚失败的原因前,不要考虑二战,因为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路你摔过一次,你都不知道怎么摔的,你再走还是会摔。如果要二战,一定要知道自己失败在哪里,有一部分同学考研初试后,感觉非常好,但是一出分,分数低的自己都不敢相信,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造就这种情况呢?其实大部分同学,比如考文学的同学,你答得题真的都是对的采分点吗?真的都是期望的答案吗?如果你还不知道为什么答了这么低的分,再战一年,你就能拿到高分了吗?所以,在二战前,请各位想清楚,我为什么失败!
4、如果有学术追求,一定要坚持下去
有一部分同学,确实对学术很感兴趣,想要把科研作为一种事业。这部分同学,请你一定坚持考研,如果今年考研不成功,你应该坚持再考一次。在这个过程中,建议不要轻易换学校。去追求你感兴趣的领域,研究该领域的学术成果,跟随你崇拜的老师的脚步前进。
现阶段,被问到很多的问题就是要不要二战。每个人对待这个问题,情况都不同。其实你的心里很清楚你考研的动机,不是吗?分析自己考研的动机,才能很好地指导你的决定。每次做决定都会有利弊,理性分析后做决定,别犹豫!要记住,年轻的时候,你想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