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人的心理是从哪里来的?心理是怎样产生?
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感知、记忆、思维、想象、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等,尽管人们根据自身的经验都很熟悉,但是,什么是心理?人的心理是从哪里来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心理现象同物质世界的关系怎样,即心理的实质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复杂的、争论已久的问题,并由此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哲学上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之外的、不依赖于脑而独立存在看的一种东西,是灵魂和“宇宙精神”的存在。他们把心理看作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认为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心理的产物,第二性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明代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之中”;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大主教贝克菜宣称“存在就是被感知”。他们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它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神”产生的。唯心主义者颠倒了心和物的关系。他们的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是荒谬的。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主张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是第二性的,是物质派生的。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技能。
如战国时期的荀况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他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精神,人的好、恶、喜、怒、哀、乐等精神现象的产生与身体是分不开的。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集”的论断。17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者和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也认识到,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是客观事物所引起的。而机械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钟表。”一些庸俗的唯物主义者,如德国的毕希纳、福格特等人认为脑髓分泌出思想,正如肝脏分泌胆汁一样。狄德罗把人比作有感觉的钢琴,他说:“我们的感觉就是键盘,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弹它,它自己也常常弹自己。”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虽然对于心和物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比较进步的看法,但是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去考察问题,因而对于心理现象的认识不够正确,不能完全科学地阐明人的心理现象。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人们对于人的心理实质才获得了科学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