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1.规律
广州文都教育小编认为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可以把规律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规律是一般规律或者叫普遍规律.它概括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共同规律。自然科学、社会学和思维科学探讨的规律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它们属于特殊规律。现象与本质是揭示事物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一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本身则要受规律的支配。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社会规律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有意识活动作用于客观世界.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2)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会以相同的方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所谓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指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器官、物质承担者。意识和人脑并不是纯自然进化的产物。
(二)意识的作用
广州文都教育小编认为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并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而是从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发展来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实践是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人脑的形成和发展,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语言的产生对于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只是因为有了语言.人脑才形成了人所特有的反映机制.人才能够用观念和符号形式反映外部世界,使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
以上是广州文都教育小编整理的关于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