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一)营造小学的学习氛围
幼儿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及身体各方面协调配合的能力,而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都会发生较大改变,以学习各门知识为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学前教育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的情况,从营造小学的学习氛围开始,教师可以依据大班幼儿的具体状况,给幼儿描绘小学生活,校园和班级的有趣事件,潜移默化地向幼儿输入学习意识,让幼儿形成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憧憬,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可以让幼儿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并在书包里放上常用的铅笔、橡皮擦、直尺等学习用具,然后指导幼儿学习怎样整理书包,文具和书本应怎样合理地放人书包.
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布置不同的小任务,让幼儿形成自己收拾书包的习惯.此外,小学阶段一堂课通常需要40分钟,幼儿园的课堂时间较短,为了提前让幼儿适应,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逐步延长课堂时间,最终让幼儿适应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同时,幼儿园课堂的主要形式是在游戏的基础上开发各种教学活动,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渐渐压缩游戏的时间,适当延长讲解知识的时间.小学阶段,学生每天需要完成一定的家庭作业,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让幼儿提前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
(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教师会给予幼儿极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幼儿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学习任务的".在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实践空间扩展,教师逐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为此,教师需通过学前教育提升幼儿的注意力、自理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使幼儿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及生活.例如,教师可在提问时适当延长幼儿的思考时间,引导幼儿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调整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生活实践等课程比率,为幼儿动手实践、阅读探究提供条件,通过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完善育人体系
以往幼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呈割裂状态,幼儿教师对小学教育环境知之甚少,无法帮助幼儿掌握学习及生活技能,导致部分幼儿在升学后出现厌学、自卑、逃避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小学教师开展育人工作.基于此,教师需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完善育人体系.将学前教育视为幼儿阶段性成长的台阶,通过教育使幼儿对小学有一定的了解,助其成功转变为小学生.
(四)科学配置育人资源
学前教育有别于中班、小班教育形式,幼儿的作息逐渐向小学生作息时间靠拢,应逐渐减少午睡时间,下午不再加餐,同时调整教育内容,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旨在实现幼小街接的教育目标.以绘本阅读为例,小班、中班幼儿所读绘本几乎没有文字,通常以图片为主,学前班幼儿则需接触含有拼音、生字的绘本,绘本篇幅增长.教师需引领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使幼儿通过阅读累积知识,继而通过科学配置育人资源,提高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应如何开展幼小衔接?是金尚教育的主要产品,我们的产品负责人是张曼,我们的地址是,期待与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