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非基本词汇,孝的再生能力不强,以孝为词基组合的词汇也不多,主要有孝友、孝行、孝弟、孝义、孝慈、孝敬、孝子、孝孙、孝顺、孝门、孝养、孝堂、孝心、孝道、孝衣、孝廉等。从这些词汇中我们大致可以理出以下几方面关于孝的内涵。
上对父母敬、顺
这是孝的最基本的含义,即孝首先表现为上对父母的态度是尊敬,行动主要表现为顺从。正是由于对父母尊敬因而在行动上容易做到不怀疑、多肯定、多崇拜、肯顺从、肯听从;而顺从、听从则是尊敬态度的外在表现,即或是对于因为婚姻而产生的父母也要如此。《礼记·内则》:“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若饮食之,虽不耆,必尝而待;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加之事,人代之,己虽弗欲,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之。子妇有勤劳之事,虽甚爱之,姑纵之,而宁数休之。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
孝敬、孝顺父母最直接的物质体现就是在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赡养父母,因此在孝的问题上,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涵。
中对亲友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孟子·告子下》:“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这里孝弟、孝悌实为一词,弟、悌相转,从孝的本义来看,为什么会延伸到平等辈份之间呢?因为在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下对晚辈慈
我们从“孝”的上有老下有小的象形字形中可以看出,老虽需小的搀扶,可是老对小仍有慈爱关心的一面,孝的动力不光单单来自于晚辈主观的道德强化,这是一种被动的道德要求,孝的行为的产生还来自于对父母慈爱之恩的一种回报,这才是一种主动的道德力量。颜之推曾经说:“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指出了孝的深刻根源是“慈”,现代汉语有所谓的“孝慈”,主要说的是长辈对晚辈要做到慈爱,由此可见,孝的道德内涵同样被扩展到晚辈阶层,孝的方向不再只是上和中,对应的有下。
总算领会孝文化在汉语中怎样体现呢是勤学思教育网的主要产品,我们的产品负责人是张生,有需要的朋友请直接拨打我的电话13988888888,我们的地址是勤学思教育网,期待与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