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流找不到话题怎么办?用心体验生活,积累说话素材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了获取知识的来源:一是靠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二是靠丰富阅历,见多识广。言语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有生活,有实践经验,才有谈话的内容。所以,要想有好的口才,就必须用心体验生活,积累说话素材。
一个高水平的讲话者是靠平时日积月累练就的,而不是一时匆忙拼凑所能达到的。很多即兴讲话看起来是临场发挥,实际上,讲话的人就是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善于积累说话素材,并持之以恒,才能够临场即兴发挥,侃侃而谈。所以即兴讲话,往往是检验一个人知识程度和生活阅历的尺度。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信息更新的很快,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会在不断丰富和更新的知识海洋中感到自己学识的贫乏。所以,我们必须处处留心生活,在生活中磨炼自己的语言功底。
知识积累除了读万卷书外,还要行万里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就要求我们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真知灼见。媒体可以说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所以,经常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等,都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知识、拓展思维。而且这些活动在闲暇时候就可以做,不需要你专门拿出时间专注地干这些。另外要注意搜集并积累警句、谚语。比较好能用一个笔记本,把一些好句子、一些趣事、警句、谚语一一记下来或剪贴下来;在听别人的演讲或别人的谈话时,要牢记别人说过的精彩句子或警句、谚语,并在心中重复。就这样一点点地积累,久而久之,你谈话的素材、资料就越来越多,说起话来也就越来越条理清楚,出口成章了。
多出去旅游,游览名胜古迹也是一个积累说话素材的好方法。我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到各地走走,一来可以劳逸结合,二来可以借机学习各地的民俗、人文和地理,因为各地都有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这些东西如果你不去接触了解,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知道。
再就是要天才好问。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遇到某些领域里比自己知识丰富的人,一定要虚心请教,抓住一切机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增强想像力和敏感度。对于新鲜事物,还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去了解和体验,这样才不会落伍,当别人谈论起这些新潮流、新事物时你就不会显得孤陋寡闻。